注册登录
  • 首页
  • 关于银泰
    • 公司简介
    • 公司资质
  • 行业资讯
  • 商品荟萃
    • 银泰金条
    • 银泰金币
    • 银泰“老精稀”
    • 银泰纸币
    • 银泰“木金”(黄花梨)
  • 客户服务
  • 个性定制
  • 招聘信息
热点追踪

  • 发行公告
  • 行业动态
  • 热点追踪
  • 银泰原作
  • 新品预定
  • 防伪知识
热点追踪 当前位置:首页 > 热点追踪

来自30余位收藏家的500余件白银货币在杭州亮相

2016-01-20

  1月15日,中国首个以白银货币为主题的展览于浙江杭州亮相,展览由中国钱币学会金银货币专业委员会汇集了中国大陆、台湾、香港、澳门30余位金银货币收藏家收藏精品530余件,以实物为主线,将各朝各代的银锭银币生动地串联起来,完整地给观众展示从原始的银两制度过渡到机制银币的历史脉络。

在今日展出的众多展品中,一块条状的唐代银铤格外引人注目。该展品重2102.9克,通长265毫米,通宽75毫米,厚10毫米,正面铭文为“岭南观察使并判官建中二年二月停减课料银五十两官秤”,“课”即税课。唐代银铤在考古界就鲜有出土,而有錾刻税务内容更是凤毛麟角。

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据博物馆研究员介绍,白银在唐代拥有一定的货币职能,岭南(中国南方的五岭以南的地区,现相当于广东、广西、海南全境,以及湖南、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)在唐代盛产银矿,有别于现在的银矿官方开采,当时政府多以下放民间团体或个人“承包”的形式进行开采,而这些团体或个人需要向政府交纳一定的开采税,而这块银铤就是民间向政府缴纳的税款。这种形式的赋税,历史学上称为“银课”。 

        “这些藏品不仅有其本身的经济价值,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。”参加展出的唐、宋银质货币中,有不少镌刻着铭文,这些铭文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、经济乃至军事状况,成为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料。

 
- 返回 -
 
银泰微店 || 银泰京东店 || 银泰天猫
中国人民银行 || 中国金币网 || 造币总公司 || 国家博物馆 || 金币投资网 || 国道黄金 || 美国NGC
版权所有 上海银泰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  地址:建国东路330号
电话:(021)63856665  传真:(021)63855208  E-MAIL: yintaijinbi@163.com
Copyright © 2004 yintaijb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花火上海网站建设公司承制 沪ICP备12009769号